靖西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百味百色,等你来品尝
TUhjnbcbe - 2020/12/2 18:21: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摘要

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深层民族文化。百色作为多民族文化共生地,饮食文化更具特色。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城市的记忆,是连接一个人和城市微妙的方式。

百色是以水稻作物为主食,以玉米、番薯、麦类为辅的地区。

我们知道,百色地区是野生稻的故乡之一。

壮族先民应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个民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工具和铁制工具的出现,壮族先民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至迟在汉代,就确立了水稻的主粮地位。唐、宋以后,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进一步发展,同时引进和扩种了不少其他粮食品种。明、清之际,壮族饮食结构中主粮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现如今的饮食结构。

甜饭

腊肠饭

百色地区动植物资源就非常丰富,副食品种更是包罗万象。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中生的各类可食动植物人们都会拿来烹制。这些副食品资源,主要分为肉和疏菜两大类。

百色风味独特的夜市(视频来源: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

视觉中国供图

站酷海洛供图

百色人民还利用粮食、薯芋和豆类加工制成粉丝、粉条、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喜食腌、生、酸、辣之物。

百色,一个拥有百味的城市。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已将百色地道的文化精粹与饮食文化特色和谐地结合。

卷筒粉

炒粉虫

甜吞

美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是杜甫“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美食是情感的寄托,更是文化的载体,一碗一碟,都代表着手艺的传承,象征着历史的沉淀。

百色地广物博,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饮食文化更具当地特色风味。

田阳

1

烧鸭粉

有些地方总让人念念不忘,这里画风奇丽,古朴幽静,听说是一个能“穿越”回到几百年前的地方。哪里有美景,哪里就会有美食,怎么能错过美食发源地呢。

田阳烧鸭粉

田阳烧鸭粉的独特风味在于烧鸭,皮酥肉嫩中有点清甜,为口味偏粤式的田阳、百色市区一代的人们所喜爱。

百色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

据民间传说,烧鸭粉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风靡于田阳百育一带,后流向周边地区。在猪骨汤底的米粉中摆上香气四溢的烧鸭,淋上一勺秘制烧鸭汁,真美味~

2

古眉面酱

古眉面酱是田阳县坡洪镇古眉街的传统食品。

古眉面酱

古眉面酱小科普:

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古眉人已开始生产古眉面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古眉地处田阳县南部石山区,当时从广东迁来的农民在平坦的低洼地开荒造田近两千亩,种稻谷、小麦。广东人好食调味品,就以小麦磨成面粉,制成面酱。开始生产的面酱基本上是自制自食。大约在清乾隆年间,古眉面酱发展成商品。现任村长黎民雄保存有他的始祖遗留下来的当时古眉面酱商标图案一枚,这证明了古眉面酱的商品化已有年的历史。据说,古眉面酱不能异地生产。同一个制酱师傅用同样的原料和同样的制作方法,在别处就生产不出具有古眉风味的面酱来。

田东

十里荷香鸡图片来自网络

“十里荷香鸡”是百色市田东县的特色风味之一。十里荷香鸡顾名思义,让人想到的就是这个鸡香能够传到十里内的地方。当然,这个只是比喻而已。不过它的香味持续久而远是真的。

图片来自网络

十里荷香鸡是用田东山古寨十里莲塘原生荷叶清蒸出来的荷香鸡,它骨细皮爽,肉质滑嫩,色泽橘红亮丽,似有若无的荷叶幽香令人胃口大开,口味绵长。

6年南宁东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上,十里荷香鸡荣获金奖,并获得“广西名菜”称号。

聚焦广西供图

十里荷香鸡典故:

据传,公元年,蒙古大将乌兰哈达率横扫欧洲的劲旅虎贲骑兵人及蛮万人,从茶马古道攻打田东横山寨。南宋守将向士壁、刘雄飞率兵6万御敌。战况惨烈,蒙古兵死伤过半,退出十里之外。

向士壁特做家传名菜“荷香鸡”,设荷香宴犒劳将士。是夜,香气漫野,鸾凤翔集,蒙古人疑天降祥瑞,乃奋力攻杀,横山寨遂陷。乌兰哈达捷报蒙古大汗并呈荷香鸡。汗食之,大悦,赐名“十里荷香鸡”,令凡战功卓著者,赏“十里荷香”宴。于是名播寰宇,天下人莫不以食之为荣。

除了十里荷香鸡,田东还有的美食还有很多呢。

烧烤必点的辣椒炒田螺(微田东供图)

田东七里香猪(吃喝玩在广西供图)

七里香猪产自田东北部山区的义圩、那拔、朔良等地,因最先产于义圩镇的七里区而得名为七里香猪。


  七里香猪体重一般有十公斤左右,皮薄骨细,肉质鲜嫩,软脆爽口,肥而不腻,百食不厌,一家煮肉四邻香,香猪肉有烤、煮、腌等制作方法。

隆林

辣椒骨制作(视频来源:南方味道)

“苗家辣椒骨”隆林网供图

人们对辣椒的情感是“无辣不欢”,吃辣椒主要是需求刺激味蕾而感到“辣”。不同的区域、环境对辣椒有不同的吃法。

辣椒骨炒牛肉(隆林网供图)

隆林对辣椒的吃法不是油炸、也不是爆炒,而是酿制之后才可食用,采用古法的工艺酿制,首先将猪骨头和辣椒舂碎,在放在一起搅拌均匀,放在坛里密封一段时间皆可食用,在隆林大家称呼为“苗家辣椒骨”。

豆腐辣椒汤(隆林网供图)

在隆林苗族人民中,流传着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苗族老人叫杨卡济(济:苗语,父亲,卡济,亚卡爸,下面的保财济即保财爸。),家里很穷,寨子里有个叫李保财济的大财主,凶狠残暴,群众称他为“老抱”(老抱:苗语,虎。),这个老抱把方圆几十里的各族人民剥削得十分贫困。勤劳朴实的杨卡济,苦了一辈子,也未能过上一个好年,更没有杀一次年猪。有一年,适逢风调雨顺,杨卡济一家总算得了一个好收成,交了租、税,还了债,居然养得了一头肥猪,从来没见家里杀猪过的孩子们天天盼着过年,做梦也想着吃猪肉。这里的苗族人民有个习惯,不论哪家杀年猪,都请亲戚朋友来共享。杨卡济见孩子们盼了很久,决定提前一两天杀。杀猪的那天早上,杨卡济让亚卡去请外家的几个亲戚,自己到寨上请几位穷朋友,准备高高兴兴的吃上一顿。晌午,亲戚朋友都来了。他们一进家,只见地上淌血,堆着一堆猪骨头。卡奶(奶:苗语,妈,卡奶即亚卡妈。)和小女孩在伤心哭泣;几个穷本家在骂财主狠心,有的拿起锄头、弯刀要去跟财主拚。外公上前问清情由,原来那狠心的财主见到杨卡济父子出门,就带着一帮打手来了,硬说杨卡济欠的债没还清,一定要这头年猪顶债,不容卡奶和众人分辩,大肥猪已死在打手们的屠刀下,剔下了骨头,扛走了全部净肉。外公听了非常气愤,真想拚上老命和这个财主斗个你死我活。但转念一想,这样做,最后吃亏的还是穷人。因此,只得劝说人们忍下这口气。杨卡济一家和几个亲戚,看着地上的一堆猪骨头直吧气,外公走到骨堆边,捡起一块骨头丢进门边的石臼里,对大家说:“来,把它舂碎出口气。”几个女人轮流着舂那堆骨头,边舂边说:“财主*,财主狠,把他的骨头舂成粉。”舂完了,外公双叫亚卡把一簸箕辣椒粉拌到舂碎的骨头里,边拌边骂:“你再*,你再狠,我拌上辣椒粉,装进坛里闷。”一堆猪骨头被一群愤怒的人舂碎,拌上辣椒粉,用一个大坛子装起来,封好后放在屋脚下,其用意在于让这狠心的财主不得好死。过年不久,杨卡济那最小的儿子偷偷的把那坛子揭开,啊!从坛中冒出一股诱人的香味,亚卡舀了一马匙(马匙:苗族餐具,用木头精制雕刻,形象铜瓢,比匙羹大。),放在没有油的菜锅里一煮,那野菜竟如此香美可口。于是,杨卡济也顾不得原来封坛的用意了,全部把它分送给亲戚和左邻右舍,大家尝了都觉得味道很好。

隆林黑棕

隆林黑粽以味香、细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驰名区内外。隆林有句顺口溜:“拜年拜年,粑粑上前”,这里的粑粑指的就是粽子。

用经糯米与长寿草灰相互泡染成的黑糯米、加上猪肉拌上各种原料为馅做成的黑粽子,是受当地人青睐的送礼佳品。

田林

1

八渡笋

田林之窗供图

田林县是“中国八渡笋之乡”,八渡笋种植历史悠久,享有数百年盛誉,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八渡笋炒扣肉

八渡笋炒猪蹄

谁把八渡笋引上朝廷?


  《田林县志》对八渡笋的记载非常简单。在名气方面,只有一句话,称八笋“被列为清朝贡品”。有人认为,产于偏远山区的八渡笋,之所以能成为贡品,与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有关。他就是岑毓英。

岑毓英是百色市西林县那劳乡人,生于年。那劳乡当时与田林八渡乡同属西林县治,八渡、那劳两地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均位于驮娘江沿岸。在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岑毓英活跃于我国东南、西南地区,成为当时的风云人物,官至一品顶戴花翎。因为他的崛起,驮娘江畔一时涌现岑春煊、岑毓宝、覃修纲这样一批“花翎人物”。


  不少当地人认为,只有这些人物才能走进北京紫禁城,才有机会将八渡笋引进清朝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宴席。据说,慈禧太后每一餐的膳食不少于道佳肴,其中一道是八渡笋。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记载,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清王朝的宫廷菜谱上就有了八渡笋的名字。


  那么,是谁最先把八渡笋引上清廷并使之成为贡品的呢?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没有答案。当然,对于当地人来讲,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几百年来,八渡笋以其独特的风味闻名,后来走向了国际市场。

靖西

1

米饺

靖西,一座风光秀丽的醉美边关小城,不仅有令过往游人叹为观止的美景,这里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来到这里,除了观赏迷人的风光,欣赏不一样的边境风情,也别辜负了这些诱人的靖西美食哦~

靖西米饺

说起靖西的美食,第一个肯定就是靖西米饺了,靖西米饺,外表晶莹剔透,通体洁白细腻,饺子皮韧而嫩,轻轻咬上一口,其特有的淡淡的香味和糯而不腻口的感觉。

靖西手工米饺更新了传统饺子的口味、感官效果,具有营养价值高、好吃而不腻的特点。

2

番叽嘟

百色吃喝玩乐购供图

番叽嘟是壮话的音译,是一种用粘稠糯米粉裹着红薯,蘸白糖食用的油炸类特色小吃。番叽嘟经油炸后蘸白糖,外酥香脆,内馅软中带劲。

3

糕蛋

靖西在线供图

好的味道,总是能让人胃满、心暖,靖西有一种凉糕,是无数人心中的最美味的靖西糕点,用靖西土话,叫它“糕蛋”。

靖西在线供图

“糕蛋”是一种用米浆蒸出来的凉糕,余味清爽,绝佳的柔顺口感。

德保

1

猪血肠

德保拥有醉美的红枫林,奇特的矮马,还有千年历史的马骨胡,但让德保名扬在外,当属在吃的方面,著名小吃,德保经典风味——德保猪血肠。

德保猪血肠在街头市场都能闻到它扑鼻的香味,美味优惠的猪血肠使它广受群众欢迎。

猪血肠(视频来源:学习强国)

德保猪血肠(百色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供图)

德保猪血肠

2

糯玉米珍珠酥

用炒炸或炒至爆裂,香气四溢:即可起锅供食,酥香脆爽口,回味无穷,可与花生比美,是送酒的壮家待客传统佳品。

糯玉米珍珠酥(新德保在线供图)

西林

1

麻鸭

家乡的菜肴,永远是远行在外的游子们心中最美味的那一道菜,是山珍海味,是人间美食,更是家的味道!

西林养殖麻鸭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更因其鸭肉无膻味、骨小皮薄、汤甜肉香等特色被评为“广西第一鸭”。

西林麻鸭因母鸭全身羽毛呈麻斑点而得名

西林麻鸭(头条

梁木子供图)

2

姜晶

西林姜晶由西林火姜原汁配以蜂蜜、赤砂糖等浓缩而成,充分保存了西林火姜清血通络、祛风止咳、温经散寒的药用功效,又改良了传统姜糖水工艺,方便携带和饮用。

西林县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生产姜晶,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等国。

姜晶(西林县供图)

乐业

乐业一个有着“最户外小镇”称号的地方,这里有着唯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和纯朴古雅的民风民俗当然,还有当地特色的可口美食

1

簸箕宴

想要吃到乐业高山汉族的簸箕宴那就要住进火卖村的农家,这些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地道的美食。荤、素、主食、水果、杂粮的一应俱全。

簸箕宴(广西印象国旅供图)

2

柴粑粑

乐业甘田镇的“柴粑粑”,由12种精心挑选的食材组成,每一年过农历七月十四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这个菜吃,因制作而成的形状如一捆柴而得名。

柴粑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特色风味,更有数不尽令人记忆深刻的美味小吃,美食亦是一个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怀恋的还是家乡的味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味百色,等你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