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壮锦,是壮族民间工艺品,民间主要用于被面、背包、背带、围裙等,是反映壮族人民热爱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壮锦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靖西有壮锦社,产品质量在广西首屈一指。壮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热爱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外地朋友,可根据需要选购收藏以纪念。
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最早源于靖西龙邦一带,每年春节后的正月农闲时节,是一年中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时候,当地传统习惯,青年男女在歌圩上通过对歌,女青年遇到意中人,即把准备好的绣球抛给对方,约好下次见面时间地点。最早的绣球是就地取材用草编的,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为今天这么精美的样子。旧州古镇的巧女们功不可没。
中国结不是靖西的专利,香包也不是壮族所独有。制作绣球的旧州民间艺人,有的也顺便制作香包和中国结,在春节前满足市场需求。这只能证明在我们多民族国家,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都会不断互相学习。这是民族大融合的需要,也是大融合的结果。
靖西糯米,因其品质优良,古时候曾经是朝廷贡品,现在是地级标志产品。五色糯米饭,用当地的优质糯米、经天然植物染料上色加工蒸制而成,味香浓郁。在每年三月三,靖西民间传统的祭祖日前作好,用于祭奠先祖的物品之一。当然,祭奠只是缅怀先祖的传统仪式,所有美食最后都是由活着的人消灭掉。旅游者一般没有这个口福。
靖西粽子,也是用当地糯米制作。粽子是当地民间春节期间的主打美食。每年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包很多的粽子,吃到初十的时候,把粽子叶重新整理再包一次,这是靖西民间传统习俗。粽子里边要放些一种熟豆面和猪肉,适当加点盐,粽子还软时可凉吃,过几天硬了就煎着吃,吃起来要多香有多香!图为比赛时的粽子。
靖西粽子,也是用当地糯米制作。粽子是当地民间春节期间的主打美食。每年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包很多的粽子,吃到初十的时候,把粽子叶重新整理再包一次,这是靖西民间传统习俗。粽子里边要放些一种熟豆面和猪肉,适当加点盐,粽子还软时可凉吃,过几天硬了就煎着吃,吃起来要多香有多香!图为家家户户准备的春节粽子。
糯米糍粑,有多种多样。大概的制作流程是:先把糯米蒸熟,等凉后放在石臼里舂,舂到饭粒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后里边放上白糖或红糖包好,再上锅蒸。糍粑是异常香甜的特色美食,吃起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也象征着生活的甜甜蜜蜜,是壮族青年男女定亲时,男方要送给女方家的物品之一。图为糍粑之一种。
糯米糍粑,有多种多样。大概的制作流程是:先把糯米蒸熟,等凉后放在石臼里舂,舂到饭粒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后里边放上白糖或红糖包好,再上锅蒸。糍粑是异常香甜的特色美食,吃起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也象征着生活的甜甜蜜蜜,是壮族青年男女定亲时,男方要送给女方家的物品之一。图为糍粑之一种。
糯米炸条,原料也离不开糯米。制作方法是:糯米面和好做成一定长度的小条,然后下油锅炸制即可。吃起来既香又脆又甜,是小孩子们的最爱。这个是春节必备的小吃,平时也能买得到,是比较有名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