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靖西市地处中越边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扎紧“外防输入”口子,靖西市推动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力量下沉,组织全市各级党政干部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协助网格员开展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共同织牢织密边境疫情防控安全网。
分段包保守边关
4月4日,靖西市第一时间选派名干部下沉到6个边境乡镇值守。
“我们将全力配合做好边境值守巡逻工作。”靖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黄思成是下沉到安宁乡执勤点的“包保”干部之一,经过两天培训,他与队友开始进入驻守工作。
靖西市边境线长,关卡多。为了把边境管控工作做得更细、更实,该市将边境线划分为80个线段进行分段包保,由市四家班子领导对包保线段管控负总责,市直部门领导分段包保负主体责任,边境乡镇领导属地负管理责任,市直单位干部职工、公安干警、乡村干部、护边员等负责线段巡控,全脱产开展24小时轮班巡逻值守和应急处突任务,形成“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大合力。
“为了让下沉干部安心投入工作,我们优化卡点布局,整合一线板房、闲置校舍等资源,优先保障各执勤点的各类生活物资,为前来支援的干部提供尽可能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岳圩镇武装部部长潘攀说。
除了人防,该市还实施“铁壁”工程加强物防,安装边境视频监控探头个、照明灯盏和边境防跨越报警围网,覆盖边境全线的视频监控网、灯光带和全境物理隔离,进一步织密织牢边境疫情防控网。
常态防控不懈怠
摸清底数是精准实施防控举措的基础。针对边境实际,该市对照《百色市新冠肺炎疫情外防输入工作操作指引》,全面重点排查摸底网格内是否有“三非”人员和走私物品,还通过“敲门”“扫地”“端锅”等行动,上门开展网格区域内人员、户数等信息登记造册管理,对老人、小孩、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等重点人员进行分类建档,精准摸排出密接、次密接和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的数据,对排查中发现的重点人员,第一时间上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并按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防控执勤点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下沉干部除了协助网格员开展摸底排查,还要配合网格员做好对各类来(返)靖人员的“三码”联查,督促落实“一键直报”系统录入,并督促做好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排队相距一米线、场所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我们在入户摸排的时候,会用普通话和地方方言进行‘双语’宣传,宣传最新的防控政策,引导群众增强防护意识。”靖西市老干局干部黄丽清说。
靖西市强化宣传引导,通过“线上
服务保障严落实
该市下发《关于加强“三区”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重点对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等“三区”的目标人群,即居家隔离人员、特殊人群以及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转入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提供健康监测、精准保供、医疗保障等服务。
为切实发挥管理服务作用,该市强化党建引领,压实县乡村屯四级书记包保责任,在“三区”全覆盖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悬挂网格化管理责任公示牌,设置党群便民服务点,落实好群众“点单”、临时支部“接单”、服务点“派单”。
该市在各乡(镇)、村(社区)成立工作专班,采取“”的包保方式,即组建由一名挂村(社区)领导、一名下沉干部、一名村(社区)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另安排一名医护人员和一名民警跟踪监测,全方位服务所对接的村(社区)的管理工作。
此外,为安抚转运人员、隔离人员,工作小组还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