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区园山街道援助的渠洋镇怀书村花卉种植基地项目
深圳市财政帮扶资金援助的南坡乡大蚕房建设项目
果乐乡仰化村弄悬屯最后一户村民搬出大山。
靖西边境龙邦镇大莫村亮化工程完工。
黄承志与老师在集训启动仪式上合影。
深圳龙岗区援建的靖西市第八小学
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产业园
李鹂农会邱
核心提示
靖西市位于广西西南中越边境,是典型的边境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全市共有贫困村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4.2%(其中深度贫困村个、极度贫困村4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万(其中“十三五”时期13.7万),贫困发生率22.6%,贫困村、贫困人口总数分别位居广西第一位和第二位。
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当年9月深圳市对口帮扶百色、河池,深圳龙岗区对口帮扶百色靖西市。
3年来,围绕“安边固民、兴边富民”主题,深圳龙岗区携手靖西市全力推进安居、产业、照亮、美丽和情暖等“五大工程”,共圆边境群众“富边梦想”。
“安居筑梦”工程。靖西市把边境危房兜底、饮水、水利、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年以来,靖西投入粤桂扶贫协作资金.4万元,实施边境基础设施项目个,其中饮水工程17个、水利工程7个、产业路25条、道路硬化5条;深圳龙岗区6个街道筹集社会资金多万元,建设边境基础设施项目36个,两项共惠及贫困户户人。针对贫困户中领取国家危房补贴后仍无力建房的,率先实施危房改造兜底安居工程,连续两年投入资金万元,实施危房改造户,惠及特困群众人,该做法已在广西全区进行推广。
“产业固边”工程。深圳龙岗区携手靖西共帮助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61个,新建蚕房14个、带动桑蚕种植2.4万亩,实施水果新种提质亩,新增年养猪头、养牛头,带动61个贫困村每年新增村集体收入1万元以上。依托龙邦口岸,积极推动建设粤桂扶贫协作(跨境)产业园,目前已投入万元,引进了近20家企业,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6家,逐步形成“前岸后厂”“一园三区”的口岸经济格局,未来还可解决边境居民就业3.2万人以上,为28个边境贫困村年增收1.3万元以上,成为靖西乃至桂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照亮边境”工程。深圳龙岗区采取“企业捐赠一点、结对镇村帮扶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模式,从粤桂扶贫协作资金安排万元,支持12个贫困村安装盏“中国梦”太阳能路灯;每个结对街道发动社会力量再实施1-2个村的“照亮工程”,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边境风情线,惠及贫困人口多人。如今,东部的“爱心路灯”真正地照亮边境、照暖边民。比如:年元旦前夕,靖西第一个“照亮边境”工程在大莫村亮灯,全体村民欢聚一堂,主动邀请亲友到家中体验家园巨变,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大幅跃升。
“美丽乡村”工程。深圳龙岗区整合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全力助推靖西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南坡乡,深圳龙岗区筹集社会资金万元,实施南坡乡明学村巴卜屯整村改造项目,对全村11户危木瓦房进行全部拆除,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进行重建;整合政府和社会资金万元,对书力村弄芒屯50座木瓦房进行拆除,易地建设集中养殖区;筹集社会资金万元,对处于贫困线边缘的困难户座木瓦房进行拆除重建;投入资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帮助建设深圳干部培训基地,打造美丽乡镇,实现山乡巨变,续写了一段新时期自力更生、自强脱贫的南坡故事。
“情暖边关”工程。深圳龙岗区积极发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到靖西开展助教、助医、就业、文体旅游帮扶活动。两年多来,共有30医院、学校逐一结对,6个街道与靖西市12个乡镇结对,实现参与街道全覆盖;0名靖西干部、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到深圳学习,多家企业和机构到靖西考察扶贫,名教师、医生和义工到靖西开展帮扶活动,为边境送去了关爱和温暖。黄承志的故事,是深圳龙岗区“情暖边关”的生动写照。作为一名“两后生”,黄承志获得了到深圳市第二技工学校就读的机会,在中国技能大赛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以木工项目获广东省第1名、全国第5名的好成绩,获得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资格,现他正代表国家到俄罗斯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一阶段10进5选拔赛中,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3年来,深圳龙岗区和靖西市两地紧密协作,扎实推进扶贫协作各项工作,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面貌明显改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可持续脱贫致富的基础逐步夯实;边民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家园意识更加强化,为“安边固民、兴边富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至年,靖西市累计实现54个贫困村、9.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7.5%。年计划实现51个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8%,彻底摘掉贫困帽。(图片由靖西市委宣传部、靖西摄影家协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