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西好嘢都是靓货 [复制链接]

1#

↑↑新闻发布会现场

导读

3月6日(星期三)下午3时30分,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解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

年2月上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意见预期,到年,广西将把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产业发展成为千亿元级产业;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突破家;广西农业品牌总体形象标识“广西好嘢”也将获得大力推广。

是不是很厉害呀?赶紧跟着日报哥一起看看该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吧。

凌云县电商扶贫爱心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在摆放购入的冬笋。(米儒聪摄)

1

出台背景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西农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勇于创新,开拓奋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起到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年,广西农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种植业发展平稳,畜牧业呈恢复性增长,渔业较快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5.6%,为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全区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振兴各项重点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粮食总产量万吨,牢牢稳住了“三农”基本盘,糖料蔗、柑橘、蚕茧、茉莉花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秋冬菜“南菜北运”量全国第一,全国人民的“糖罐子”、全国亚热带水果的“果园子”、寒冬时节全国人民的“菜园子”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万吨,比上年增长1.6%;水产品产量万吨,增长5.3%;富硒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同时:

全区共启动创建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个,带动贫困户超过22万户;深入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万亩划定工作;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自治区级5个;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2个;农村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颁证率达93.89%。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同期增加元,名义增长9.8%,在全国排第二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村居民收支增速快于城镇。

虽然广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与国内其他先进省区相比,广西农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多而不优,大而不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深,先进装备能力不强,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产业链短,集群化发展程度仍待提升,等等。

近年来,靖西市化峒镇党委、政府积极引进海升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方式,集中连片发展亩沃柑、葡萄、百香果等高效特色水果。图为靖西市化峒镇群众在靖西海升集团水果包装车间上班。(黄安忠摄)

2

发展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到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构建形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主要目标为:

农业高质量发展效益突出,打造形成一批千百亿元产业;农产品品质品牌明显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品牌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0%以上;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左右,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或集中区个以上;助推脱贫攻坚贡献突出,实现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全覆盖,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以上,其中以经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贡献比重每年保持在45%以上。

3月4日,在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龙山村,农民驾驶工程机械装运甘蔗。(谭凯兴摄)

3

主要任务

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大做强农业规模和总量,着力提品质、创品牌、拓市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现代特色农业技术升级、改革升级、产业升级,重点组织实施九大行动,并明确了相关厅局、各市、县(市、区)的责任分工。

一是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到年,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6个产业发展成为0亿元产业,蚕桑、中药材、油茶、优质家禽等4个产业发展成为亿元产业,休闲农业成为亿元产业,食用菌成为亿元产业,茶叶产值超亿元,基本构建形成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新格局。二是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行动。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落实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创新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创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是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重点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到年,力争建成20个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重点布局于14个设区市,每个设区市至少创建1个。着力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加快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新兴产业,力争把广西打造成全国休闲农业强区。四是实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创建行动。深入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争创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田园综合体。五是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技与产业化深度融合,把科技贯穿于全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支撑建设。六是实施品牌强农行动。实施“桂”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工程,突出打造“富硒品牌”农业,讲好农业品牌文化故事,打造一批极具文化内涵和精彩故事的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七是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打造特色专业市场,组织开展大型农业会展,开拓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高端消费市场,创新“互联网+”电商营销模式。八是实施龙头成长壮大行动。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成长计划,力争到年,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突破家。开展农业大招商行动,聚焦农牧渔业全产业链,重点引进一批世界强、中国强、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型企业集团。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合作,深化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九是实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新行动。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创新金融支农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新“信贷+担保+保险+期货”金融组合拳服务,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平果县一家标准化林下养鸡示范小区(陆瑜洲摄)

4

组织保障

《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落实的组织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出位置,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五级书记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创新政策支持。加大项目支持和财政投入,统筹相关资金予以扶持,加大用地、用电、用水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扶持。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按照全产业链思路,规划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成为引领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改革创新高地。四是强化典型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统和现代各类传媒工具,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报道各地推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新典型、新经验,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五是加强督查指导。自治区建立督查和考核机制,对落实成效突出的有关市、县(市、区),将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充分调动各地抓落实的积极性,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2月27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永安村农民在赶牛犁田。(蒙增师摄)

在发布会的提问环节中

有关部门负责人解答了

许多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